本报记者 李雯珊 王镜茹

4月27日,为期5天的第133届广交会二期闭幕,参展企业近1.2万家,集中展示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具装饰品等轻工产品。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广交会是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着政策不断加码,广交会的贸易对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新市场新渠道将得到拓展。未来我国外贸韧性将进一步增强,新动能将更加充沛,为外贸增长增加动力和底气。”


【资料图】

从第133届广交会一期、二期情况来看,到会专业采购商之多,业务成交签约之快,只要是对的产品,彼此成交的意愿都非常强烈,可谓是“双向奔赴”。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闭馆,累计进馆81.5万人次,出口成交超过45亿美元。

“这是我第10次来广交会进行采购,已经和对应的参展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从产品的细节上发现了他们对工艺改良的用心,第一期采购的订单大概有500万元人民币,如果市场反应良好后续还会加单。”一位来自英国购买工艺装饰品的采购商告诉记者。

普利斯特(滁州)创品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集自动加热或降温、充电、蓝牙音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茶几冰箱,在家具展区十分抢眼。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开展首日,便获得超8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并与采购商敲定了后续赴工厂实地考察的安排;展位上的一件样机也被广交会上接触到的新客户作为样品下单订走了。”

对于本届广交会成交“超出预期”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分析,一是线下广交会对境外采购商具有强大吸引力,近距离观看,甚至是直接触摸展品,采购商才会对产品的品质、工艺有切身的感受;二是过去三年,许多欧美商家采购量大幅减少,库存消耗较大,目前急需补货进货;三是经过三年时间的沉淀,国内企业皆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了工艺标准,推出了品质更高、品类更丰富、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广交会第二期很多产品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参展企业通过创新理念、优化设计、提升技术、丰富文化内涵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根据对应文化的流行趋势、客户偏好等做了不少升级换代,‘中国智造’不单体现在智能化方面,也体现在对流行趋势的前瞻性理解,以及对功能结构的升级等方面,这一点在装饰工艺品、家居方面表现非常突出。”

对此,广东翔顺餐厨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马小姐深有感触,她表示:“在新品里我们增添了不少中国元素与工艺,有部分新品是通过手工制作,不少国外采购商都对这样的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下单意愿。”

主营农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王小姐向记者透露,“我们有不少意向客户,由于行业的特性,在展会结束后还会继续和客户进行细节沟通。客户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国家,他们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投入都非常大,涵盖政府部门、农业机构、大型企业、经销商、农场主等客户类别。”

广东省外贸综合服务协会副会长、广东丑寅控股集团董事长吴文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通过自主研发打造创新产品,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快速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企业才有可能从不断加剧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突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