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街小巷都摆有卖烧饼的摊点,要说,您卖烧饼就卖烧饼呗,还打出了“武大郎烧饼”的招牌。
(相关资料图)
但人家武大郎卖的炊饼和烧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道理明摆着,烧饼是要煎、炸、烤的、烙的;而人家的炊饼是蒸的,原名为“蒸饼”。
在古代,“凡以面为食具者,皆为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蒸笼而食者,呼为蒸饼。”
“饼”字早在《墨子耕柱篇》里就出现了,但人们逐渐掌握发酵技术,开始制作蒸饼,应该是从晋代开始。
《晋书何曾传》中说,何曾“性奢豪”,“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坼”,是裂开的意思,即何曾对蒸饼的要求很高,蒸饼如果还不裂开成十字就嫌弃不食。
猜想是当时发酵技术还不成熟,要裂开成十字的蒸饼数量有限,所以才能显示出何曾“性奢豪”,吃东西挑剔。
“蒸饼”的名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改成“炊饼”的呢?
宋人吴处厚笔记《青箱杂记》中说了:“仁宗讳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蒸饼皆呼炊饼。”
原来,宋仁宗名叫赵祯,“祯”与“蒸”谐音,为避讳“祯”字,人们把“蒸饼”改呼成了“炊饼”。
搞清楚了炊饼和烧饼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炊饼到底是长什么样的呢?
《辞源》里面的解释是:“炊饼,即馒头,亦曰笼饼”。
但观南宋杨万里诗“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似乎炊饼和笼饼也不是一回事儿。
而且,根据宋人胡仔的《渔隐丛话》中载,国子学和太学给学生供应伙食“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这里面的“冷淘”是指冷面,而春秋两季吃的炊饼,和冬季吃馒头,也明摆着炊饼和馒头不是一回事儿。
实际上,《水浒传》里也出现有馒头。
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里,多次提到母夜叉孙二娘店里卖的馒头。
先是母夜叉孙二娘对武松说本店有好酒、好肉,还有“好大馒头”!
武松于是要了三二十个来做点心。
孙二娘嘻嘻地笑着入里面托出一大桶酒来,切出两盘肉,再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
武松取了个馒头拍开细看,喝问:“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孙二娘赶紧辩解说是不是人肉,也不是狗肉,而是黄牛肉。
武松不信,说江湖传言,“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然后又叫嚷着说:“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而当孙二娘和武松不打不相识后,孙二娘的丈夫张青就口无遮拦地说:“……客商过住,有那些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所以,在《水浒传》里面,炊饼是炊饼,馒头是馒头,二者不同,而且,《水浒传》里面的馒头是有馅的,不同于今天的馒头。
当然,也有人说,《水浒传》里面的馒头就是今天的包子嘛。
但是,南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有一则趣文,其中有“有士大夫于东京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句,即知在宋代,馒头是馒头,包子是包子,也是不同的。
所以,今人说起孙二娘,都说她卖人肉包子,其实是不对的,她卖的是人肉馒头。
实际上,按照宋代《事物起源》一书的记载,馒头起源于三国时期。最早的馒头是在内部包制羊肉、猪肉馅料,做成人头形状,以此代替人来祭拜河神——因形如人头,故名“馒头”。
古文献记载中的馒头式样有好几十种,经常出现的有四色馒头、生馅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黄馒头等几十种。
“包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宋初成书的《清异录》,里面记五代后周京城汴州城闾阖门外的张手美,制售有一种叫“绿荷包子”的点心。
《东京梦华录》也载汴京城内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为“在京第一”。
包子的档次应该比馒头高级。
除了《鹤林玉露》记权奸蔡京家有专门制作包子的厨师之外,王椋《燕翼诒谋录》卷三也有“值仁宗皇帝诞生之日,真宗皇帝喜甚,宰臣以下称贺,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的记载。
可见,包子是皇家御用食物之一。
至于包子的式样,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等书记载有大包子、鹅鸭包子、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细馅大包子、水晶包儿、笋肉包儿、江鱼包儿、蟹肉包儿、野味包子等等。
综上所述,炊饼、馒头、包子,应该是不相同的三种食物,而且,炊饼最低贱,包子最高档。
而且,炊饼的式样,也绝不止武大郎所卖一种,《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书有提到的油蜜蒸饼、千层蒸饼、秤锤蒸饼、睡蒸饼等;甚至,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还记载张俊在向宋高宗进奉的食品出现有一种“炙炊饼”,应该很好味。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是:武大郎卖的炊饼是一种经过发酵蒸熟的面食,但它不应该是馒头,也不是包子,今天已经没有人制作了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