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开心了,终于拿到了拖欠两年的血汗钱,非常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辛辛苦苦几个月就白干了。”近日,经泗洪县人民检察院调解,以“支持起诉+诉前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

2020年3月份,11位农民工在包工头王某的介绍下,来到一家公司承建的老年活动中心做钢筋工,工程完工后却迟迟拿不到工钱。经劳动保障局多次协调无果后,十几位农民工无奈之下向泗洪县人民检察院申请法律援助。


(资料图片)

承办检察官收到线索后,当即找到包工头王某了解情况,他情绪激动地说:“工人确实是我介绍到工地的,可这工钱我是真没拿到!劳动部门说先调解让公司付工人工钱,如果调解不成,那这钱由我来付,我就出具了欠条。当时我还从微信上转了2000元做保证金。谁曾想刚消停两天,工人竟然拿欠条起诉我了!”

为了查清来龙去脉,承办检察官辗转来到该公司,公司负责人生气地表示:“老年活动中心由我们公司开发属实,我们是把活承包给了王某,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他一直拖着不处理,给我们公司造成的损失远不止这点工钱,王某他自知理亏,所以这笔钱他才迟迟没来支取!”

为了让农民工尽早拿到钱,泗洪县人民检察院加快了程序办理的脚步,同步受理案件,搜集线索固定证据,帮助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制发了《支持起诉书》交至法院。并建议法院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处理该案。

本着调解结案的心态,办案小组也不断地琢磨着该案的突破口,思来想去,所有的矛头最后都指向包工头王某一人,可王某却执拗地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怎么做通他的工作,打开他的心结,成了本案调解工作最大的难点,最后决定从协调劳保所返还他2000元保证金入手。

可能是这2000元的返还叩开了包工头王某的心,也可能是他看到了检察机关处理该案的态度,王某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调解事宜。最终该承建公司、包工头王某、农民工三方在开庭前达成调解协议,11名农民工被拖欠两年的工资终于有了说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检察机关有时更像是当事人中间的那双手,将双方心结打开,矛盾化解,最终实现案件办理的三效合一。

泗洪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落实好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精神,以案说法、以情动人,做有司法情怀和检察温度的农民工“护薪人”。

通讯员 张慧园 许梦璇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李海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