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8时,有着“世界级挑战性工程”之称的汕头海湾隧道,在万众瞩目下正式通车。这条城市发展的新“大动脉”,将实现汕头南北两岸全天候通行,将驾车跨海时间缩短至6-8分钟。
突破交通瓶颈
开启全天候“穿海”之旅
据隧道工作人员介绍道,汕头海湾隧道初步设计总投资约57亿元,全长6680米,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置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该项目起于北岸龙湖区天山南路与金砂东路交叉口,沿天山南路往南,依次下穿长平东路、中山东路,在华侨公园东南角入海,然后穿越苏埃海湾,在南岸汕头市跳水馆西侧200米处上岸,终于虎头山隧道口。南岸通过南滨南路互通立交与南滨南路联通,并与虎头山隧道对接,直通濠江主城区。
对于汕头市民来说,最直观的利好消息就是“跨海”时间大大缩短——作为汕头内海南北两岸的过海新通道,海湾隧道内全程驾车仅需6-8分钟,而由汕头北岸到达南岸新城的耗时也从此前的40分钟缩短为10分钟,打破需要绕行礐石大桥、海湾大桥才能进入南滨新城的局面,并且免费向市民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隧道南岸出入口,濠江虎头山隧道将与汕头海湾隧道同步开通。“目前我们率先完成虎头山隧道至磊广大道的工程建设。”虎头山隧道项目工程部主管陈佳裕表示,该项目通车后,濠江主城区车辆可以从与磊广大道连通的磊广高架桥匝道桥进出主线高架桥,濠江主城区可在10分钟内通达南滨片区和中心城区北岸。
打造文旅地标
助推“一湾两岸”建设
南岸为幕、海湾为框,霓虹灯起,漫天星辉。进入隧道之前,在南岸汕头市游泳跳水馆西侧、北岸的华侨公园东南区域,两个流光溢彩、现代感十足的风塔格外引人注目。
南岸风塔设计紧扣“海丝门户”主题,采用现代形构手法,扭转着曼妙身姿,恰似海绵与丝绸的波纹和柔美;而北岸风塔则“刻”画历史,融合汕头传统民居建筑特征,提取了汕头侨乡民居中西合璧的柱子风格,形成带柱身竖向凹槽的莲花柱形式……南北两个风塔遥相呼应、动静结合,其过人颜值和灯光秀活动也使其逐渐成为汕头海湾隧道标志和休闲观光好去处。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座风塔不仅是颜值担当,更是隧道空气流通的关键。据工作人员介绍,两座风塔与隧道内配置的6组共24台射流风机组组成隧道的“呼吸系统”,利用风机,风塔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内,并将隧道内汽车废气排出隧道。
近两年来,汕头南岸逐渐成为潮汕地区多地市民周末游、亲子游的热门选项。全天候通车的汕头海湾隧道,无疑将为汕头南岸引流更多人气,为南滨片区打造集山、海、城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又迈进一步。中信汕头滨海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汕头市苏埃通道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观平介绍,将借此机会,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形成以“文化+”为特色的新发展格局,打造潮文化和侨文化的高地。
突破技术壁垒
开启跨海隧道建设新篇
南岸的管控中心,是汕头海湾隧道交通系统的大脑。
在汕头海湾隧道管控中心内,海湾隧道综合监控平台上共有视频监控、交通检测、环境检测、信息发布、火灾报警、隧道通风、隧道照明、隧道水泵、紧急电话及广播等九个子系统,这九个子系统守护隧道安全、平稳地运行。
据介绍,工作人员不仅能通过128个摄像头,全天候实时掌握隧道内的交通状况,还可以凭借着系统数据,准确掌握消防、通风等情况,一旦发生事故,能第一时间利用信息发布系统联系相关单位到现场处理。为通车后的隧道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作为国内首座地处8度地震烈度区的大直径盾构海底隧道,目前国内首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层、综合难度最大的大直径盾构法海底隧道之一……汕头海湾隧道被誉为“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通车不仅串起了海内外潮人全天候海底穿行南北两岸的梦想,更承载了无数专家、参建人员的心血和期待,掀开了我国跨江越海隧道建设的新篇章。汕头市苏埃通道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石曲介绍,海湾隧道工程的难题给隧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隧道施工方式、建造工艺等都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蚁璐雅曾柯权)
关键词: 世界级挑战性工程 汕头海湾隧道正式通车 突破交通瓶颈 全天候穿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