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每年的10月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视觉日,今年世界视觉日以“爱护你的双眼”为主题。

玉林华厦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潘可生医生向广大家长提醒:“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黄金窗口期’,此阶段许多儿童眼病若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能为孩子终身视力健康筑牢根基。”

目前儿童眼健康的常见问题为:近视、弱视、斜视。​

潘可生医生介绍,儿童近视防控的核心在于科学控制近视度数增长,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除了培养孩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建议不少于2小时)、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良好用眼习惯、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等基础措施外,目前医学界有效的临床控制手段有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和离焦镜等。潘可生医生提醒,这些防控手段需根据孩子的年龄、近视度数、眼部条件等因素,由专业眼科医生评估后个性化选择,不可盲目使用。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期间常见的眼病,潘可生医生介绍:“弱视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口’,最佳治疗年龄为3-6岁,此阶段治疗后视力恢复效果较好;若超过12岁,视觉系统基本发育成熟,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他提醒家长,弱视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孩子可能不会主动表达视力异常,因此定期带孩子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如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底检查等),是及时发现弱视的有效途径。​

斜视不少家长误以为只是影响容貌,潘可生医生介绍:“斜视会导致孩子双眼无法协同工作,进而丧失双眼视功能(如立体视觉),还可能引发弱视,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甚至职业选择。”他说,斜视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方案:对于调节性内斜视,通过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即可改善眼位;部分非调节性斜视可结合视功能训练,帮助恢复双眼协同能力;而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严重的斜视,则需通过微创手术调整眼外肌力量,使眼位恢复正常,且手术时机越早,对孩子视功能的恢复越有利。​

“儿童眼健康管理,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潘可生医生建议家长,从孩子3岁起,就带其到正规眼科医院建立一份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这份档案会详细记录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视力、屈光状态(近视、远视、散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眼部数据,通过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一次),医生可动态监测孩子眼部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屈光异常、眼轴增长过快等问题,提前干预。(何晓钏)

关键词: 孩子 医生 治疗 弱视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