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您给孩子花了多少钱?近期,外地一家媒体发起的有关暑期孩子的花销调查引起网友热议。
那么,厦门的情况如何?如何安排才能让孩子收获一个既健康又充实的假期?厦门日报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有六成受访家长选择带娃旅行或上兴趣班,此外,有63.01%的市民觉得,今年孩子的暑期花销比去年多。
(相关资料图)
有的家长花费数万
有的家长只花几百
暑假过去40多天,家长们的“账单”有多长?日前,记者随机向市民发放了146份“您的暑假带娃花销有多少”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为孩子花费1万元至3万元的家长占比最多,为33.56%;其次是5000元至1万元,占比22.6%。花费2000元至5000元以及3万元以上的家长占比,分列第三、第四位。
“放暑假至今,单单娃一个人的花费就达到了3万元,费钱又费妈。”市民陈女士感慨说。她的孩子上初中,放假后,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矫正牙齿、换眼镜、上游泳班、看电影、听音乐会……“本来想给娃报研学营,但一看价格,实在是无法下手。只好自己带着娃上阵了。”陈女士说。
年级衔接网络课2500元,学科补强3000元,乐器学习加考级5000元……小学学生家长娜娜细数着孩子的暑期花销。“这些花销,都是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再掏出去的。”娜娜说。此外,还有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奖励、外出旅游等,“1万多元,都是真金白银。”
也有人只“花了几百元”。 假期中,市民邱女士的小儿子去了一趟三明泰宁游玩,其余时间,跟着妈妈去做志愿者。“由于对培训班、研学等不感兴趣,他没报夏令营,也没参加培训班。我的理念是,孩子的事,孩子自己做主。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我们不强求。”邱女士说。
旅行和兴趣班很热门
家长更青睐带娃出游
参与调查的市民中,67.81%选择了“旅行”,60.27%投给了“课外兴趣班”,研学营、夏令营,学科学习,学习装备、用品购置等紧随其后。
“疫情防控期间,孩子基本都居家或省内游,今年暑假,我们把能安排的出游都安排上了。”小学学生小乐妈妈告诉记者,暑期开始,孩子已经去了四川、河南、吉林等地旅行。供给方的数据,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暑期学生出游的热度。途牛7月出游用户中,亲子游出游人次占比达62%;美团、大众点评7月以来“亲子游”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430%。
“孩子平时埋头学习的时间多,我们给他报了篮球班,想让他运动,顺便长长个!”市民张先生说。调查问卷显示,今年暑假,家长和孩子们更青睐艺术类(素描、国画、书法等)和体育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兴趣班。一方面,他们希望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孩子“拆家”,减少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此外,超过半数的受访市民在孩子暑期的花销上做了计划,觉得“没必要做计划”和“懒得做计划”的也有部分;63.01%的受访市民觉得,今年,孩子的暑期花销比去年多,45.89%在“孩子的花销是否给您造成了消费压力”一题中选择了“是”。
【建议】
别焦虑别从众
记得和孩子聊一聊
“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充分沟通,进而结合他们的天赋、特长和兴趣进行暑期安排。”厦门市大同小学校长庄莉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安排暑期活动时,家长、孩子要避免跟风和攀比心理。
“满满当当的任务,可能把孩子支配得团团转,导致他们没有时间思考。”庄莉说,只有在给大脑“解绑”的情况下,孩子才可以在玩耍中获得强健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
资深心理咨询师黄毓红认为,丰富的暑期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开拓视野、提升素养,不过,家长们要注意别焦虑、别从众。
在黄毓红看来,“00”后和“10”后所需要的,大多是陪伴、互动、关爱等精神需求。建议家长们在掏腰包前保持冷静,坐下来和孩子聊一聊,征求他们的意见、思考他们是否真的需要。“提高成绩的前提,是保持身心愉悦。”黄毓红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