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如果按照6代机的新标准,那么必须有3项都包括的能力。第一是从地面或者海面高度,到60公里高度的大气层下层作战。第二是需要在60公里到160公里的大气层的上层作战;最终也可以到16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之外的太空入轨作战。并且根据外界大气压与飞行阻力情况的巨大变化,灵活变化自身的气动外形。最后一条就是在战损下可以进行快速的自行修复。对这种在地球周边环境下可以穿梭作战的有人驾驶战机来说,研发难度最大的还不是发动机部分,因为发动机本身现在就可以用节流火箭简单的解决。因为节流火箭可以适合从地面零高度一直到月球表面的作用动力环境,外界有没有空气或者氧气都不用管它,大不了每次升空前。临时加注燃料与氧化剂。对比日常给飞机的加油作业。

过程稍微复杂一些。但是仍然在当今的军用机场与地勤人员的可维护与可操作范围之内。如果还想充分利用大气层内的部分氧气,则可以采用脉冲爆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进入外太空以后就自然转换到火箭发动机。主要技术难点是在大气层之内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功率。因此对6代机的基本动力来说,目前不是没有,只是一个需要再提高再完善的过程中。而其中最麻烦的,还是人类飞行本身必须的生命维持系统。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座舱的综合生存环境如何正常维持;另外还要考虑战损情况下如何逃生的问题。当代最强的普通飞机的最大升空高度都在40公里以下。而飞行高度超过万米,就需要让飞行员换装类似航天服的全身增压系统。而U2高空侦察机一直是如此操作的。这就在于,

现代飞机的座舱看似很严密,是确保气密性的。但仍然不是绝对的密封。一旦飞到万米以上,则大部分战机的座舱仍然会快速失压。因此需要给飞行员全身采用保压的航天服。U2的高空机动能力非常薄弱。甚至超过的机动动作都不敢做,一旦动作过猛飞机本身都会当即解体。因此飞行员即使身着较为厚重的航天服与头盔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未来的高空作战飞机可没有U2那么弱不禁风。将来甚至需要在高空做出9G以上的超机动,那么现有的航天服穿戴,对飞行员肯定是过重了。如果想让6代机的飞行员轻装上阵。那么就需要绝对密封座舱。这个看似问题不大,采用类似航天飞机的座舱似乎就可以。但是航天飞机的座舱又过于封闭。就那么几个小窗户。虽然在临界空间与外太空问题不大。

但是一旦回到60公里以下低空作战就显得太封闭。一个办法是用智能视角代替大面积的透明座舱,这个技术现在就有,但是对飞行员来说还是不太适应。还有战损后整体弹射。总之要研发一种绝对密封,又有巨大透明度的先进座舱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