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间,*ST中昌、*ST运盛发布公告称,其收到交易所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与此同时,*ST嘉凯、ST泰禾也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资料图】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全面注册制时代下,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发威,上市公司新陈代谢加速。今年以来,A股已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宣告退市。
部分已退市公司
两家“*ST”终止上市
*ST运盛、*ST中昌公告显示,其收到交易所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均将于5月31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0日。就在前一日,*ST辅仁、*ST未来也发布公告称,将于5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6月19日。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上述4只锁定退市的股票,均是因为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强制退市。
据了解,*ST中昌成立于1993年,原名中昌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原主营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港口散货运输等业务。2015年以来,公司全面进军大数据领域,公司名称变更为“中昌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现主营业务为国内外数字化营销、为企业提供客户忠诚度营销与管理综合服务、大数据产业园区服务。
此前,因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1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ST中昌的股票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年4月29日,*ST中昌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述情形属于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ST中昌股票上市。
*ST运盛 的全称为运盛(成都)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业绩发展基本停滞。因2021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ST运盛股票自2022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今年年4月27日,公司提交并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截止一季度末,*ST运盛和*ST中昌股东户数分别为1.84万户、2.30万户。
“1元退市”案例增多
Wind数据显示,1999年至今,A股共有198家上市公司退市,有54家事通过证券置换、吸收合并、私有化等方式多元退出,强制退市的公司有144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A股“1元退市”案例增多,退市多元化特征明显。此前,*ST宏图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该公司存在虚减负债的情况,拉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警报。截至5月24日,该公司股票收盘价已连续18个交易日低于1元,收报0.42元/股。也就是说,*ST宏图股价即使连续涨停也达不到1元,提前锁定“1元退市”。
*ST凯乐、*ST荣华和*ST西源的情况也与之类似,存在重大违法退市或者财务类退市风险。而市场在明确退市预期后,3家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先触及交易类退市,最终摘牌退市。
5月23日晚间,*ST嘉凯股票收盘价连续十四个交易日低于1元,预计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深交所终止上市的风险。
同日晚间,ST泰禾也锁定面值退市。截至5月24日,ST泰禾收盘价连续十二个交易日低于1元,最新股价为0.61元/股。也就是说,即便未来8个交易日每日实现涨停,公司股票价格也无法在第20个交易日站上1元,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1元退市”的市场退逐渐增多,这意味着在多元退市标准下,应退市公司已经不能再通过报表粉饰、缩股炒壳等方式规避市场退。
注册制的实施有利于实现资本市场“入口关”与“出口关”的双向畅通,使进退有序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其中,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有力地识别了一批滞留在资本市场的“僵尸企业”,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将其清退,有力地维护了资本市场秩序。
市场人士认为,在全面注册制下,已上市公司需要不断加强公司治理,拟上市公司更要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被退市处理的企业也要及时反思,在退市板块做好信息披露并寻求主营业务上的积极改变。同时,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应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承担好对相关上市主体的把关和监督责任,使资本市场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来源:金融投资报
关键词: